中國證照相關網站
證照快訊
文章總覽
- 中國證照 (20)
- 大陸證照 (19)
- 國際證照 (13)
- 專業證照 (11)
- 證照 (9)
- 證照考試 (9)
- 金融證照 (9)
- 中國大陸證照 (8)
- 中醫師 (7)
- 保險經紀人 (7)
- 大陸中醫 (7)
- 大陸中醫師 (7)
- 保險經紀人證照 (6)
- 公共營養師證照 (6)
- 營養師 (6)
- 營養師證照 (6)
- 中國中醫 (5)
- 中國中醫師 (5)
- 中國金融證照 (5)
- 中醫學習 (5)
- 中醫師證照(大陸中醫師) (5)
- 中醫證照 (5)
- 公共營養師 (5)
- 公共營養師培訓 (5)
- 大陸金融證照 (5)
- 心理諮詢師 (5)
- 心理諮詢師證照 (5)
- 營養師培訓 (5)
- 心理諮商師 (4)
- 理財規劃師 (4)
- 理財規劃師證照 (4)
- 健康管理師 (3)
- 大陸心理諮詢師 (3)
- 不動產經紀人 (2)
- 中國不動產 (2)
- 中醫師執照 (2)
- 健康管理 (2)
- 健康管理師證照 (2)
- 公共營養師就業 (2)
- 國際商務師 (2)
- 國際認證 (2)
- 大陸不動產 (2)
- 大陸中醫師執照 (2)
- 大陸保險 (2)
- 大陸心理諮商師 (2)
- 心理諮商師證照 (2)
- 心理諮師商證照 (2)
- 心理證照 (2)
- 房地產策劃師 (2)
- 房產經紀人 (2)
- 職業資格證照 (2)
- 茶藝 (2)
- 茶藝師 (2)
- 金融事務師 (2)
- 85度C (1)
- PMP (1)
- 不動產經紀人證照 (1)
- 中國 (1)
- 中國保險 (1)
- 中國保險市場 (1)
- 中國保險經紀人證照 (1)
- 中國壽險 (1)
- 中國大陸 (1)
- 中國大陸保險市場 (1)
- 中國心理諮詢師 (1)
- 中國營養師 (1)
- 中國職業資格證照 (1)
- 中國連鎖 (1)
- 中國金融 (1)
- 中華人民共和國營養法 (1)
- 中醫 (1)
- 人力資源管理 (1)
- 人力資源管理師 (1)
- 人力資源管理師前景說明 (1)
- 人力資源管理師證照 (1)
- 人資 (1)
- 佛山房市 (1)
- 保險從業人員 (1)
- 保險從業人員證照 (1)
- 保險經紀人培訓 (1)
- 保險經紀人考試 (1)
- 信用管理師 (1)
- 健康管理師培訓 (1)
- 全國統考 (1)
- 台灣連鎖 (1)
- 國際商務師證照 (1)
- 執業資格證照 (1)
- 壽險理財規劃師 (1)
- 大陸 (1)
- 大陸保險市場 (1)
- 大陸保險經紀人證照 (1)
- 大陸營養師 (1)
- 大陸連鎖 (1)
- 大陸金融 (1)
- 大陸開店 (1)
- 專案管理 (1)
- 專案管理師 (1)
- 專案管理師證照 (1)
- 專業技術人員 (1)
- 廣東房市 (1)
- 心理學 (1)
- 心理師 (1)
- 心理師證照 (1)
- 房地產策劃師證照 (1)
- 房地產經紀人證照 (1)
- 新興市場 (1)
- 泡茶師 (1)
- 海峽論壇 (1)
- 營養保健師 (1)
- 營養保健師培訓 (1)
- 營養師就業 (1)
- 營養師法 (1)
- 營養改善法 (1)
- 理專 (1)
- 理財專員 (1)
- 考證照 (1)
- 茶藝師前景說明 (1)
- 茶藝師證照 (1)
- 證照班 (1)
- 貨物貿易 (1)
- 貿易 (1)
- 連鎖 (1)
- 連鎖加盟 (1)
- 金融事務師證照 (1)
- 項目管理 (1)
- 項目管理師 (1)
- 項目管理師證照 (1)
- 食品衛生法 (1)
- 食品證照 (1)
- 餐飲證照 (1)
- 中國證照網
- 提供大陸證照、國際證照、中國證照、專業證照、證照、金融證照、職業資格證照、學歷認證、證照考試、證照轉換、證照檢定等專業諮詢服務。
贊 助 廠 商
2011年5月20日 星期五
大陸中醫教育 蓬勃發展4因素分享
大家都說「大陸中醫領先全球」,到底大陸中醫教育強在哪裡?一般而言,大陸政府對中醫投入多、中醫教育地域色彩豐富、師資優秀,加上民眾對中醫有足夠理解和信任,這都是大陸中醫教育蓬勃發展的重要背景。
公立大學多 學校不愁錢
首先,大陸中醫藥大專院校數量多、資源豐富。台灣只有3所中醫藥相關大學或系所,且都是私立大學,相較之下,大陸以「中醫藥大學」為名的國立大學就有將近30所,且都是國家投入人力、財力等,資源充沛,因此各校發展相當興盛。
類型豐富 大學各擁強項
大陸中醫藥大學不止數量多,類型也很豐富。由於中醫藥具有「地域性」,即氣候不同,當地療法也就不同,使得分布大陸各地的中醫藥大學各擁強項,類型相當多元。
例如北京中醫藥大學面對華北乾冷天氣,主採北方療法;位處燥熱南方的南京中醫藥大學專研傳染病,對付瘴癘之氣特別有心得;位於四川的成都中醫藥大學,由於四川藥材豐富,得天獨厚,因此成都中醫藥大學的中藥特別強;天津中醫藥大學則專攻針灸。又如上海中醫藥大學是中、西醫結合,且西醫比重大、投入多,形成其特色。
師資優秀 教科書產量大
第三,大陸中醫藥大學師資優秀,許多人直接參與教科書編撰,因此中醫藥教科書產量大、產速快。目前台灣的中醫藥系師生上課時幾乎都是採用對岸編寫的中醫教科書,頂多由台灣的出版社重新發行繁體版;參加中醫國家考試時也有許多人用對岸流傳下來的題庫。
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班台生林峻生就表示,他就讀的北京中醫藥大學是大陸中醫藥大學龍頭,校內很多教授本身就是國立教科書編輯委員,光是這一點,去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讀書就「值回票價」。且大陸的中醫藥研究深入、與時俱進、資料豐富,同一門教科書往往有好幾個版本,不會有「找不到書讀」之憾。
一位台灣中醫藥系畢業生表示,該校中醫系的授課內容有很大一部分是古書,例如《醫宗金鑑》,《針灸大成》、《類經》、《本草備要》、《醫方集解》等,過去上課時由於大陸教科書代勞,不用直接接觸古籍;2007年她準備中醫國家考試時原本想從古書著手,但後來發現工程浩大,只好捨古書、讀題庫,但「也是大陸出版的」。
民眾接受度大應用廣泛
最後,在市場層面,大陸民眾對中醫接受度較大,因此中醫藥應用範圍也比台灣廣得多。換言之,兩岸民眾用很不一樣的方式理解「中醫藥」:在大陸,中醫是「活」的,可以應用在各個生活面;在台灣,中醫卻只被視為養生保健之用的「二線醫療」。
舉例而言,每年夏季到來,大陸媒體都會報導「三伏天」,即「小暑」到「大暑」之間最濕熱的幾個日子,應該如何以中醫藥理因應,甚至趁機治病;此時也是大陸中醫診所最熱鬧的時候,「冬病夏治」對大陸民眾而言是很普遍的常識。相較之下,台灣民眾對「三伏天」卻所知甚少,媒體報導不多,中醫診所也難於推廣、宣傳活動。
林峻生解釋,大陸民眾看重中醫,這種普遍的認知又回過頭來推升了中醫藥的望聞問切、推拿、針灸、抓藥、拔罐等技術水準,「中醫在大陸是真正『治病』用的,我就看過中醫治療長期發燒、腦積水的重大病患;這在台灣一定是被送到西醫,根本不會想找中醫。」
資料來源:旺報 記者簡立欣
公立大學多 學校不愁錢
首先,大陸中醫藥大專院校數量多、資源豐富。台灣只有3所中醫藥相關大學或系所,且都是私立大學,相較之下,大陸以「中醫藥大學」為名的國立大學就有將近30所,且都是國家投入人力、財力等,資源充沛,因此各校發展相當興盛。
類型豐富 大學各擁強項
大陸中醫藥大學不止數量多,類型也很豐富。由於中醫藥具有「地域性」,即氣候不同,當地療法也就不同,使得分布大陸各地的中醫藥大學各擁強項,類型相當多元。
例如北京中醫藥大學面對華北乾冷天氣,主採北方療法;位處燥熱南方的南京中醫藥大學專研傳染病,對付瘴癘之氣特別有心得;位於四川的成都中醫藥大學,由於四川藥材豐富,得天獨厚,因此成都中醫藥大學的中藥特別強;天津中醫藥大學則專攻針灸。又如上海中醫藥大學是中、西醫結合,且西醫比重大、投入多,形成其特色。
師資優秀 教科書產量大
第三,大陸中醫藥大學師資優秀,許多人直接參與教科書編撰,因此中醫藥教科書產量大、產速快。目前台灣的中醫藥系師生上課時幾乎都是採用對岸編寫的中醫教科書,頂多由台灣的出版社重新發行繁體版;參加中醫國家考試時也有許多人用對岸流傳下來的題庫。
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班台生林峻生就表示,他就讀的北京中醫藥大學是大陸中醫藥大學龍頭,校內很多教授本身就是國立教科書編輯委員,光是這一點,去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讀書就「值回票價」。且大陸的中醫藥研究深入、與時俱進、資料豐富,同一門教科書往往有好幾個版本,不會有「找不到書讀」之憾。
一位台灣中醫藥系畢業生表示,該校中醫系的授課內容有很大一部分是古書,例如《醫宗金鑑》,《針灸大成》、《類經》、《本草備要》、《醫方集解》等,過去上課時由於大陸教科書代勞,不用直接接觸古籍;2007年她準備中醫國家考試時原本想從古書著手,但後來發現工程浩大,只好捨古書、讀題庫,但「也是大陸出版的」。
民眾接受度大應用廣泛
最後,在市場層面,大陸民眾對中醫接受度較大,因此中醫藥應用範圍也比台灣廣得多。換言之,兩岸民眾用很不一樣的方式理解「中醫藥」:在大陸,中醫是「活」的,可以應用在各個生活面;在台灣,中醫卻只被視為養生保健之用的「二線醫療」。
舉例而言,每年夏季到來,大陸媒體都會報導「三伏天」,即「小暑」到「大暑」之間最濕熱的幾個日子,應該如何以中醫藥理因應,甚至趁機治病;此時也是大陸中醫診所最熱鬧的時候,「冬病夏治」對大陸民眾而言是很普遍的常識。相較之下,台灣民眾對「三伏天」卻所知甚少,媒體報導不多,中醫診所也難於推廣、宣傳活動。
林峻生解釋,大陸民眾看重中醫,這種普遍的認知又回過頭來推升了中醫藥的望聞問切、推拿、針灸、抓藥、拔罐等技術水準,「中醫在大陸是真正『治病』用的,我就看過中醫治療長期發燒、腦積水的重大病患;這在台灣一定是被送到西醫,根本不會想找中醫。」
資料來源:旺報 記者簡立欣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